2025年4月16日,原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全国影响力建设智库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国平应邀为“中共贵阳市委党校2025年春季县级(处级)干部培训班”作题为《坚持民主促民生 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的专题讲座。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培训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俞伟东主持,贵阳市处级领导干部100余人听取讲座。
王国平指出,治理不是自上而下、依靠政府的权力、通过发号施令对公共事务进行单一化管理,而是一种强调主体多元化、方式民主化、管理协作化、上下互动的新模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心,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城市治理是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是民主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培育社会组织的重要条件,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增强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推进城市治理工作,要坚持以民为先,坚持“五界联动”,坚持“四问四权”,坚持服从多数、关注少数。
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推进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了城市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王国平认为,一是坚持民主促民生,推进民主治理。落实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民生工程社会参与制度,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市民民主参与能力。二是培育社会复合主体,推进多元治理。完善“五界联动”的社会复合主体运作机制,搭建资源集聚和综合服务平台;转变政府职能,从“花钱养人”走向“花钱办事”;建立民主参与机制,使社会复合主体成为实现社会民主的重要形式。三是完善社区体制,推进基层治理。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社区治理体制,构建社会服务“四大网络”,提升社区服务“七大功能”,落实“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办事、有房办事”保障机制。
报告引起了在场学员的热烈反响。在互动问答环节,大家踊跃提问。王国平就城市青年人才的工作与生活、超大型社区治理、数字治理的杭州经验等问题作详细解答。
关于城市青年人才的工作与生活问题,王国平认为,对于青年就业者,其单位和企业应坚决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依法保障青年收入水平,政府部门在做好用工指导、政策兑现的基础上,应加强劳动监察,确保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保缴纳率达标,打击欠薪等违法行为。对于青年创业者,政府要通过设立天使基金、产业引导基金、种子基金等强化融资支持,重点扶持初创型科技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
关于超大型社区治理的杭州做法,王国平认为,一是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的作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社区组织协助、社会力量参与的社区服务新格局。二是要提高社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社区治理必须摒弃人治思维,秉承依法行政的法治思维,依靠“法治”而非“人治”。三是对于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超大型社区,建议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拆分优化,以实现社区规模适度、管理便捷、服务高效的基本目标。
关于数字治理的杭州经验,王国平指出,杭州智慧城市建设充分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工作理念,从2006年的数字城管建设、“十二五”时期的“智慧杭州”建设,再到2016年以来的“城市大脑”建设,一系列工作清晰地解答了“杭州城市治理路子往哪走”问题。未来杭州也将在“城市大脑”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不断提高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