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 学生培养特色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8-20   作者:   阅读次数:1463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致力于服务国家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培养造就符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学院人才培养禀承“高层次、高素质、国际化”理念,依托学校综合的多学科特色、雄厚的工科实力、深厚的政产学研合作基础、广泛的国际合作优势,创新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为达到上述目标,学院成立以来逐步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了多项配套举措。

一、创建相对独立办学空间,实施专业学位人才分类培养战略。省政府、浙江大学对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寄予了厚望,在培养质量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工程师学院结合各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实际,充分利用省、市、校给与的优厚政策,开辟独立办学空间,营建分类培养氛围,实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分类培养战略,积极探索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思路。

二、成立校内外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项目制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成员三分之一及以上来自于政府主管部门、行(企)业专家。开门办学,校内校外联动,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行(企)业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及职业发展需要,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规划和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和各培养环节管理要求,从源头把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

三、以技术应用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课程教学实际应用指向、专业实践项目依托导向”的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规范研究生专业实践训练管理,提升专业实践训练质量,重点推进专业实践训练行(企)业项目研究导向,强化专业实践训练环节与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衔接。非定向研究生专业实践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其中项目研究形式开展时间不少于3个月;定向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训练以项目研究形式开展且时间不少于3个月。

四、优化课程设置体系结构,契合人才培养实际,动态调整工程师学院各专业类别(领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体现应用性,突出工程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占比达50%;重点规划建设三类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帮助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类别(领域)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夯实研究生的专业基础,提升研究生将来从事技术和应用研究的发展后劲及潜力;技术前沿类课程,帮助研究生及时了解国内外技术发展动态,培养研究生跟踪国际前沿技术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实验实践类课程,进一步丰富研究生的实践经验,提升研究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和应用研究能力。目前新开或重新建设研究方法类课程15门、技术前沿类课程12门、实验实践类课程36门。

五、优化资源配置,配套激励机制,激发各方积极性。在学校能力培养型课程项目建设基础上,针对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技术创新、实践研究、职业胜任、职业发展等能力培养,坚持“面向前沿、突出实践、夯实根基”的理念,重点打造、持续建设一批技术前沿类、实践实训类和平台共享类课程。计划投入900万以上课程建设费,已立项工程师学院实践教学品牌课程27门,其中技术前沿类品牌课程11门,实验实践类品牌课程10门,平台共享类品牌课程6门;以及工程师学院项目制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品牌课程9门。

六、开展面向行业多领域复合交叉培养项目。打破传统的专业(领域)局限,面向某一具体行业(企业),瞄准行业前沿技术、核心环节与重大问题,会聚校内外一流的应用型跨专业领域科研人才,组建跨专业领域课题联合攻关团队。至少遴选一个及以上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课题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产业化等工作,推进问题导向式、项目研究式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强调把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设置到复杂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边干边学、理实结合、学以致用。目前已启动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微电网技术及装备、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移动智慧物联网等四大项目制培养计划。

七、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应用性。要求每门课程必须至少聘请1位行(企)业专家参与同堂授课,探索校内教师、校外专家同堂授课新模式。鼓励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邀请校外专家讲授实务性、应用性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结合、理论研究向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延伸。2018-2019学年已有173位行(企)业专家参与100门课程同堂授课,其中不少实践类课程专门设立了在行(企)业现场授课环节。

八、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鼓励任课教师大胆尝试发现式、探究式、问题式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互动型、启发型教学方法,积极引导研究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研究生对问题的质疑,即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研究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强化课程教学过程管理,加大研究生课堂外自主学习任务布置,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转变课程考核方式,注重研究生课堂外自主学习和课堂参与过程考核、能力考核,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九、建设工程创新与训练中心,针对性开发实训类课程。投入巨资建设校内公共实训平台和教学楼宇。截至2019年8月,已陆续投入4亿元建成高效清洁低碳能源、电气技术与装备、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信息与微电子工程、汽车前沿技术、智慧物联与安全防御、建筑与土木工程、光学传感技术等8个校内公共实训平台,并针对性开发14门实训类课程,完善研究生工程实践训练配套设施,为研究生课程教学及科研(实践)训练落地落实提供保障。

十、制定区别化的专业学位论文要求及格式,体现专业学位论文特色。根据分类培养、体现特色、区别要求的原则,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行业应用价值。专业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管理方案、发明专利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